抑郁症痊愈是一种什么体验?
抑郁症痊愈的感觉应该是平静的,并没有大喜大乐,并没有充满活力,有正常人的喜怒哀乐,有正常人对世界的厌恶和期待。
这种感觉自己是一个普通人的体验,其实,很好。
仿佛以前长期是个盲人,从一个“只有自己”的黑暗隧道里跑了出来,现在终于看到了世界——感受到了流动空气与阳光,看到了这个世界除了自己、除了自己的抑郁症,还有好多美丽、或者不美丽但有趣的事物。静静地观察着世界,不再费尽心思地思考,像一个新生的婴儿。
然而毕竟生命中的两年时光都是在与抑郁症搏斗和自我战争中度过,如果说痊愈后能够了无痕迹地忘却是不可能的,这一段抑郁的历史都深深地镌刻在我心灵之上了,成为重要的人生组成部分。虽然从正常到抑郁,仿佛自己换了一个人;从抑郁到正常,又仿佛换了一个人, 但我却无法回归那个抑郁之前的人,无论多么渴望和喜爱之前。
所以,对于每个期待痊愈的人来说,能否正确看待抑郁期间的经历,打消不可能的期待,以及做好对于这段记忆的取舍,其实非常关键:
1、后遗症
抑郁期间扭曲的思想会是一种病毒,可能会留下后遗症。这些思想包括——“我没有价值”、“什么人都不喜欢我”、“我的性格很糟糕“、”也许这一生我都会活不好”等等。抑郁的几年都是在这样的思想下浸润着,抑郁越久,这些思想越是牢固,牢固到你以为它们都是真的。其实,那不是,它们是由于神经元和激素混乱,造成你对世界和自我错误的判断。也许抑郁痊愈后你还没有足够多的“美好经历“去抵消这些曾经消极的想法,但你需要理性认识这些想法的来源,不对新的生活做先入为主的偏见,open minded的同时慢慢等待积极经验的开始。
2、精神收获
抑郁之后仍旧有许多的美好,学会增强它们在你生命中的力量,让它们成为你人生境界的提高。比如——
a)更加宽容的内心: 你曾经从地狱出走,你了解那些“痛苦”意味着什么。所以看到周围的人经历,你不会指指点点,不会趁机揶揄,你会有很好的风度去适当关心。这可能不会让你变成一个悲天悯人的人,但是你会懂得世间的疾苦(人生艰难,莫笑他人),也同时懂得宽慰自己的一些过失(自己也是一个平凡的人),从powerless到empower others,再到empower yourself。
b)懂得自爱:懂得自爱不等于自私,而是心态放平,并且好好了解自己、接受自己且照顾好自己。于我而言,便是之前完美主义打消了,不再给自己定很高的要求,而明白美好的东西值得慢慢地努力和等待,不是一蹴而就的。
也是懂得在自己身上花费的那些时间,不是浪费。爱惜自己的人,也会受到别人的尊重。当他人要求你帮忙的时候,你不会想“啊自己不帮会不会损坏人情“,而是会想”这表明对方重视我,为了很好地帮他,我也需要考虑自己的内心感受。“于是,你会静下心来听自己的声音,知道自己的意愿,然后礼貌地回应。不卑不亢的态度,来源于对自我的了解,和对他人要去的同等重视,这其中恰当的度,是你在抑郁期间细细体会到的,是巨大的人生财富。
c)理解他人的行为,适当期待:在抑郁期间我总是奢求他人的理解,我期望这个世界如我所梦想的那样是一个美好、纯粹的地方,这样的失望所带来的挫败感大于生活实际的挫败感。然而事实是——人与人的理解,总是很难的,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世界就是无药可救的。这里想起《夏目友人帐》当中一个细节:曾经名取很希望看到同一个风景的夏目能够跟自己站在同一条战线上,然而在一集的最后,他说了这样一句话“做朋友,用不着每件事都一定要有相同的意见,和他人相互理解是困难的事情,无论对任何人来说。“ 我想,这句话不仅仅是对于夏目说的,也是对自己长久执念的一种释怀。
抑郁当中的每个人都相当孤独,很容易带入像夏目那样一出生便因与众不同被排挤的人的感受,因为我们时刻都有同样的恐惧。这样的经历和恐惧会让我们不切实际地期待着有一人能够完美地拯救自己的所有问题,或者看穿自己面具下的全部谎言。然而这是一种有偏差的期待,人生正因为不同而自由——那些不理解你的人,也同时让你拥有了不需要寻求他人理解的自由。真诚的交往,并不一定需要以相互理解为前提。
“世界很美好,值得你为止奋斗。我只同意后半句。“ 这种不偏激、不过妄的理性和充满感情的世界观,是只有走出地狱的人能够体会和坚持的。
总之,希望你成为一个正常、健康的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