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之殇!别让毒品的“魔爪”伸向青少年

其他成瘾 时间:2021-02-10 阅读: 作者:大佑
人人都知道吸毒“恶”,因为久施毒品不仅给身体造成“不可逆”损害,而且还会破坏人原本的生活轨道,使吸食者步步堕临深渊。可当把“吸毒”和“青少年”两个关键词并在一起时,后果就尤其显得“可怕”!
 
认真思考“青少年吸毒”这个问题,是在和华佑心理科汪瞻医生的一次谈话后。
 
他跟我分享一个他曾辅导过的16岁K粉使用者的案例:
 
孩子12岁就沾染了K粉,吸毒史整4年。起初因为尿频尿痛,被父母送到了泌尿科,结果一两个星期过去,完全不见好转,后来逼问,才知道是吸毒了。而染毒的原因,乃是被损友所带。灯红酒绿、气氛暧昧的KTV里,一个混黑社会的男生拿出一包k粉,哄骗说,“小兄弟,来一口,这东西能助兴!” 孩子顺从了。一次跟吸后便没法中止,一回又一回,一帮人就经常约出来聚吸。
 
不管你了解多少,在意与否,与汪教授病人案例类似的青少年吸毒事件,还在我们的周围蔓延。
 
01、
 
2010年7月5日,广西灌阳县14岁的初中一年级学生陈桥,因为吸食毒品而死亡。
 
一天中午,陈桥从学校回到家中,坐在客厅沙发上。妈妈在厨房里忙着午饭,突然听到噗通有声响声,就赶紧跑出来:只见陈桥口吐白沫倒在地上,四肢抽搐,神志不清...妈妈赶紧拨打了120急救电话。几个小时的抢救,也没能留住陈桥的生命。医生诊断,“因过量吸食K粉,导致了呼吸循环衰竭!” 灌阳县公安局民警来到医院为陈桥做了尿检,证明他曾吸食毒品K粉。
 
太可惜!触目惊心的事实背后,是一个鲜活生命永远逝去......
 
02
 
“听人说这个没有瘾,还能减肥。我就‘溜’了几次。
 
今年才满18周岁的小美,来自青墩农村,是家中独生女。因容留他人吸毒,小美被盐都法院判处拘役三个月。
 
”“溜冰”是许多年轻人对吸食冰毒的通俗叫法。去年11月、12月和今年1月,小美先后三次购买冰毒吸食。第一次吸食时,小美忐忑不安。那次吸过,她两天没吃饭,“感觉到饿,就是没有食欲。口干,不想睡觉,就通宵上网。第二天上班时没精神。”
 
初中毕业后,小美帮人家卖过餐具、鞋子、化妆品等,做过咖啡店营业员,都因工资低,频频换工作。后来,她在市区一家KTV做服务员,在那里她认识了提供冰毒的阿娟(另案处理)。在小美的租住处,小美和阿娟先后三次吸食,每次花费在300元左右。
 
直到被民警抓获,小美才感到害怕。在法院审理阶段,小美从法官那里了解到了冰毒的危害,“听得我冷汗直冒。早知道这些,打死我都不会碰的。”然遗憾是,坏事已成,姑娘未来一生都将面临与毒品作战的危险!
 
03
 
为追求新潮和酷感,3个90后女孩想出了用吸食毒品作为庆祝生日的方式。并且还邀请3个男孩一起到宾馆“分享”毒品。
 
2013年,重庆长寿区检察院以“容留他人吸毒罪”,分别判处她们拘役5个月。
 
20岁的小丽,同龄的小馨,以及21岁的小红,三人是很要好的朋友,都没有正式职业。12年10月24日是小丽的生日。为了生日过得刺激和酷,小丽和姐妹们竟有了一起吸毒庆祝的想法。于是,小丽将自己的身份证和100元钱交给小馨和小红,拜托两人帮自己到长寿区某宾馆开一间房。她还神秘地暗示姐妹们“晚上有好节目”。
 
小馨和小红去宾馆开了房间,下午小丽到场,另外邀约了3个同样是90后的男孩,一起为小丽庆生日。然后,6个人一起吸食了冰毒。第二天凌晨,小丽被公安机关抓获,小馨和小红也随之被捕。因吸食毒品,小丽、小馨、小红被长寿区公安局强制隔离戒毒两年。检察院还以容留他人吸食毒品罪,对3人提起公诉。
 
最好的年华毁掷在毒品上,可惜地让人心疼。在华佑医院关于青少年戒毒统计的数据中,他们的吸毒史少则数月,长则数年,令人背脊发凉。
 
你能想象,这些懵懂年纪的青少年在经历毒品侵蚀、甚至留有“案底”后,未来需要多大艰难才能补救回这千疮百孔的青春嘛!
 
《2016年中国毒品形势报告》显示:
 
截止2015年底,全国现有吸毒人员234.5万名(不含戒断三年未发现复吸人员、死亡人数和离境人数),其中不满18岁的吸毒者有4.3万名,18岁到35岁吸毒者有142.2万名,共占总吸毒人数62.4%。
 
青少年涉毒,因为自身无知,父母无备。
 
华佑自愿戒毒医院心理科汪教授指出,青少年用毒的首要原因还是追求刺激,而且大多是因为对毒品的不了解,认为这是一种提神助兴的药物而非毒品。临床中,青少年用毒普遍还伴随着一些品行障碍问题,突出表现的心理问题是任性,过度以自我为中心,心理不成熟等情况。
 
在遭遇毒品之前,孩子很少懂得毒品的知识,即使知道“毒害”二字,但毒在哪里?害有多深?却一片茫然。相反,他们听人吹言“吸毒可以让人飘飘欲仙”,“想什么来什么”,“没有一切烦恼,精神特爽”等等,往往信以为真,产生找一找“感觉”的强烈欲望。
 
而90后的朋友圈里,大多数人的父母都忙于工作,甚至常年在外打工,很少有时间管他们。孩子在家无所事事,感觉特别无聊。大家混在一起,经常想些新奇的办法,追求新潮和“酷”感,寻求“给力”的生活方式。吸毒被年轻人认为是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