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随处可见的菌子,当中竟然含有毒品成分?

其他成瘾 时间:2021-02-01 阅读: 作者:大佑
 
 
我国的云南省由于有着复杂的地貌、气候和土壤条件,孕育出了丰富的野生食用菌类资源。这些可口的菌子不仅仅上了云南人民千家万户的饭桌,更成了云南名扬海外的一大招牌。
 
然而这些美味诱人的菌子当中却暗藏有"剧毒",稍不留神就会食物中毒,带来无力、恶心、幻觉、精神错乱等症状,严重时更有可能致命!
 
根据云南省疾控中心统计显示:云南省每年都会发生超300起因误食有毒菌子而中毒的事件。由于云南省存在有300多种野生菌种,其中可能致人中毒的菌种有100余种。面对如此庞大的数量,即便是经验老道的人,也很难做到完全判别菌子是否有毒。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名目繁多的有毒菌子当中,有几种因为其包含的神经致幻性而被国家归类为"毒品",进行严加管控。如:裸盖菇、云南牛肝菌、见手青等等,人一旦大量误食这些致幻蘑菇,神经毒素将发挥作用,影响人体神经的正常判断和处理功能。
许多人因此会产生"小人国"的幻觉和幻听,眼前出现无数小人在唱歌跳舞,人如同在梦境中变得疯疯癫癫,不受控制地兴奋和大笑。
 
更是有一批不法分子将这些致幻蘑菇晒干,当做成品毒品进行交易和吸食,其危害丝毫不亚于传统的海洛因、摇头丸等毒品。
而且其隐藏性极强,从外表看上去完全不像是毒品,可以掺入烟草中吸食使用。
 
在裸盖菌中含有大量的致幻精神类物质赛洛西宾,而在云南牛肝菌和见手青中则含有致幻成分麦角酸乙二胺类似物,这些生物碱在被提纯后就成为了市面上流通的毒品。如麦角酸乙二胺可以制成在前段时间被闹得沸沸扬扬的毒品"邮票"——LSD。
 
这种花花绿绿,看似无害的贴纸正在广大未成年人之间泛滥,不少毒贩刻意将LSD做成卡通纸片的形状,把目标对准了喜欢新奇物质的青少年们。由于其在外观上往往很难辨别,导致警方和家长往往对其疏于重视,以为其无害而就此打消了警惕,使得许多青少年因此而走上了一条吸毒的道路。
 
毒品无小事,甚至有许多毒品就隐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我们稍不留神就有可能接触、沾染到。
每一个人都应该要提高自己的警惕,不要轻易接受陌生人递来的新奇食物或饮料,不能听信陌生人的怂恿购买新奇的“小玩具”。避免因此而不慎掉入毒品的控制中,遗憾终生!

相关文章